但虽然是步入冬日,但是那些胡人们该干的活还是要继续干,打铁修路,这两项在北地郡又或是及陇西郡最基础的工作是不容他们停下的。

    只要他们在两个郡一天,就要吃两个郡的粮食一天,所以自然没有白白养着他们的道理。

    还是那句话——食人胡虏,不值得怜惜。活着就在两个郡为基础建设发光发热,死了便转化成抽卡机会。

    便是没有食人过往的,不也同样是迫害者的身份吗?

    而最近两日以来他们又被安排了一个新的活计来做——在及陇西郡那边修葺学堂。

    明年三月的时候学堂要招收一批新生,从前只有北地郡也就罢了,但是如今还有一个吉陇西郡,所以自然是不能够太过于的厚此薄彼,北地郡有的,吉陇西郡也要安排上,是以自然也要在那边建学堂。

    之前在定好从第二年开始变给学生们分年级的事情之后,孔子和蔡妍那边就着手的去寻了一批可以教书的书生与有此意向的富家夫人小姐。

    在翻遍两个郡之后,也算是将“先生”的人数给凑的足够齐全。

    而学生们先期会用到的书籍的印刷一事也都大抵准备的差不多,抛开系统赠送的四书五经拓板外,其他会被用到的书籍已经被写字漂亮的文人们全部书写好了,现在正在印刷坊被工人们雕刻着。

    加之自从下雪之后的不久,十月以来便课程逐渐减少的学堂已经全面停课,因为按照之前定下来的章程,从明年开始入学的学子们是每年固定的两次开学,两次假期,而今年这第一届的孩子们却未休过假,于是也便在这个日益寒冷的时候给他们做了一场学业检测小考,随后便放了假。

    所以近几天学堂那边的几人倒算是清闲了下来,每日看看书,做做文章,再略微准备一下之后要教给学生们的东西。

    同时因为现在手中无事了,所以之前说过得空就去看望兄长的苏辙在整理了一下东西后,就直接去了及陇西郡找苏轼,过上了被“苏大厨”投喂的生活。

    而等到今年过完年后,苏辙也会彻底的搬到及陇西郡,负责全权接手那边学堂的一切事宜。

    这件事情本来是要交给苏洵这位三苏之中的老父亲的,毕竟就是从外表年龄上来看也是他更加有信服力,只不过苏洵想留在北地郡以便于时常和孔丘这个“老祖宗”探讨学问,且苏辙又想去找自家的兄长,所以这个“担子”也就交到了他身上。

    在这件事情才刚敲定下来的时候,苏轼还特意搞怪的写了封信给苏轼表示他以后再也不能赶着休假的时候去看望兄长了,把苏轼给吓了一大跳,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差点就直接冲回北地郡的时候才知道自家弟弟是快要来长住了,最后把明明年龄也不小、但还是会不时犯熊的弟弟骂了一顿。

    而此事给北地郡的大家给增加了一个饭后小笑料,毕竟——这不就是浪脱了之后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