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是,他们也曾想送孩子上学,谋取一份前程似锦,但孩子不争气,实在是看不到希望,便只可放弃。
于是这类人便是经常朝着关白竖起大拇指叹道:“生子当如此。”而对于关父关母却更多的是崇拜佩服之意。
而那些不看好的一类人,则是有前车之鉴在先,小楼巷几十年来也曾有过几对夫妻,送子上学,但到最后什么也没捞着,白白辛苦了十几年,孩子还是个不识五谷,不知劳作的书呆子。
时光荒废,孩子半废。
这类人对于关白是勤奋努力的观感,而对于关父关母,却是好言相劝,“莫要成了那个前车之鉴的其中之一”。
一开始关父本是火爆脾气,但凡碰见这种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人,通常都是一顿骂。直到关白上学后,因为买书缺钱,实在没办法求遍了小楼巷的居民,几文钱几文钱凑起来,书也买了,但小楼巷一半居民也都成了关父的债主。
从那以后,关父原本火爆的脾气也瞬间收敛,变成了如今沉默可欺的关老九。但若是遇到那种钱没借,还是在那指手画脚的人,那个脾气火爆的关老九便又回来了。
于是在这些年里,关白也常见到关父和人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是打得鼻青脸肿。
有次关父回到家中包扎伤口时,关母在一旁温言相劝,“那些目光短浅的家伙,你理他作甚。”
而关父却是气势汹汹,怒不可抑,手作提刀向下凶猛劈砍之势,一下两下三下道,“如果杀人不犯法,不用偿命,我恨不得一刀刀将他们都宰了。”
而之后关父借钱,在关白的亲戚以及家族宗亲看来好似成了常态,差不多每年都问,终究每个人的钱财都不是大风刮来,他们也需要生活,也需要钱,又凭什么每次都借给你。
而关父最后一次借到钱也是在三年之前,关白中了秀才,好歹小楼巷几十年了就出了一个秀才,而亲戚之中和家族里更是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秀才,不借点钱让关父大办一场,实在是整个小楼巷居民,以及亲戚和家族宗亲也跟着抬不起头来,以后说不定沦为闵州百年内的笑柄。
就都咬了咬牙,又多多少少借了关父一波。让关父关母有了人生第一波大大的体面,凡是来人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关父关母,这令关父关母更是老欣慰了。
觉得这多年来的节衣缩食,生活艰苦总算没有白费。
而后迎来的却又是一个超级无底洞,去往省城江州参加省试,那可不是几两银子,十几两就能解决的事了。于是关父又变成了沉默可欺,到处求人了。
而后原本在关白看来记忆力不好,五大三粗的关父更是将这么多年来,每一个人,每一个亲戚借他的每一笔钱,少到几文钱,多到几两银子都一一记了下来,对关白说起,让关白用纸写了下来。对关白道:“别人借你是情分,不借你是本分,但借了的,不论多少,我们还是都要记住的,将来都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