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情和刘佳玲两人认识还不到一个月,但关系却已经好的像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淘一样。难道说两人真的是一见如故?其实当然不是!
也许对何情来说,初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能认识一个同样来自内地的同龄人,很容易就把对方接纳为自己的真心朋友。两人一个来自于浙省,一个来自于苏省,老家同属于江南水乡,在满城都讲粤语的香港也算是半个老乡。
但对刘佳玲来说,她之所以愿意与何情打成一片,却是带着一些目的功利色彩的。已经在香港生活了三四年的她,很清楚大陆新移民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不易。
刘佳玲的父亲是一位泰国华侨,五十年代因为全家遭遇泰国当局的抵制而逃难回国。刘父后来在苏-州工作时,与刘母认识并相爱。
但在十年动乱中,刘父因为华侨身份而被迫害。刘佳玲的家庭也因为遭受父亲的牵涉,几乎陷入家徒四壁的窘境。最后,刘父只好选择独自避祸香港,等到1980年国内政策放开后,才把全家人接到香港去团聚。
但刘家在香港的生活并不富裕,刘父只是一个银行底层的小职员,微薄的薪水撑起整个家庭的开销并不宽裕。而刘佳玲来到香港后,没有学历和专业技能,粤语又说不好,想要找一份好工作非常困难。
刘佳玲最大的倚仗,是本身清新美貌的外形条件,这就像是一个未经开采的金矿。而她本身又对表演非常感兴趣,所以毅然报考了亚视的艺员培训班。
她当初之所以选择去亚视的培训班,而不是tvb的培训班,其实也和李轩有不小的关系。不会讲粤语在香港社会是很受排斥的,但在东方集团却是一个例外。
李轩不但严厉禁止公司内部因为语言、地域进行歧视。反而鼓励大家同时学习粤语和普通话。大老板既然定下了这个基调,下面的人自然不敢唱反调。
如果是报考tvb的艺员培训班,说不好粤语基本就已经宣判了死刑。但亚视集团作为李轩的产业,自然要与大老板的理念保持一致。亚视的艺员培训班选拔标准中,并没有对粤语又专门的要求。只不过学员录取后如果粤语不好,需要额外选修一门语言强化课程。
所以满怀明星憧憬的刘佳玲,凭着漂亮的长相,顺利考入了1983期的亚视艺员培训班,开始了自己的演艺梦想。艰辛的生活总是让人更快的成长。刘佳玲似乎是一个天生的交际高手。
她不但和同期学员里面最出色的几个女孩打成一片,在培训班版之外也开始积极构建自己的人脉。结识芬姐就是刘佳玲非常自得的一步棋。
随着香港娱乐产业越来越成熟,经纪人的作用也逐渐开始凸显。单枪匹马走天下的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圈子的实际情况。而亚洲经纪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香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纪公司。全香港超过一半的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台前幕后的人才,尽入其麾下。
刘佳玲非常清楚仅凭美貌,就想让那些金牌经纪人们对自己下重注很难,因为娱乐圈从来不缺乏俊男靓女。所以刘佳玲一开始就把结交的目标,放在芬姐这样在公司内有不错的人脉,却又刚刚开始独立带艺人的经纪人身上。
因为这些经纪人想要在公司里上位。就必须捧出一两个当红明星。称要明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仅凭一个偶然的机遇就一炮而红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艺人的成名之路,还是要靠经纪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一步步捧出来的。而在亚洲经纪公司内。想要获得被捧的资格,至少要获得一份b级合约。